2024-02-13 10:55
王传福在2021年说的这句话,揭开了新能源车市竞争的本质。2021年之前,各款新车的宣传重点基本放在性能和续航上,而从近几年开始,性能和续航的声音没有以往那么浩大,「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俨然成为新车的关键词。
上半场的任务是建立自身优势,下半场才是决出胜负的关键。小通认为,拉开下半场序幕的是激光雷达的量产上车,也是从这时起,高阶智能驾驶的概念才诞生,甚至还吸引了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入局。
现阶段,车企开始认识到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局限性,智能驾驶领域又逐步往有图无图都能开的方向转型。而在这一过程之中,车企需要保证在技术上不掉队之外,还要时刻与车主沟通,确保技术线日,AITO问界系列车型进行了华为ADS 2.0的OTA重磅升级,此次升级共有12个功能得到了优化,并新增了12个功能。现阶段,华为ADS 2.0已经做到「全国都能开」,而且在同一个路段多跑两次,会自行优化路面的应对表现,做到「越开越好开」。
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功能「符合国情,按导航限速,很多路段会增加不必要的堵车」。也有网友提出自己的疑虑,「如果每辆车都超过限速,那不就是整个车流都违法了吗?」
据网上传闻,余承东在华为内部提过某地区的道路限速很离谱,动不动就降到30km/h,完全不符合道路上实际的60—80km/h时速,一定要改进这个「问题」。
这一信息的准确性,小通无法得知。但从小通多年的驾驶经验来看,有些限速看起来确实很「离谱」,比如是某段路会设置一点来监测速度,驾驶者会选择在监测点之前降低车速,从而导致监测点前的一段路出现堵车。
然而,仅仅从驾驶者的角度来看交通规划,小通认为此举并不妥当,不合理的交通规划可能存在,但需要承认的是,之所以设置限速、速度监测点,极有可能是因为此前经历过交通事故。就如同你不理解广州地铁为什么会设置那么多禁止标识,因为「存在即合理」。
绝大部分品牌的高阶智能驾驶,「紧跟前车」「自行超车」等功能基本可以做到,但前提是在限定速度以内。倘若前车的速度比限速还要高,而车辆都会选择顶着限定速度行驶,或根本无法实现自行操作的动作。
考虑到交通效率,2023年的交通法规在超速扣罚方面进行了调整。针对小型汽车,车辆在高速公路或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超速50%以下的扣3分,并处以500元的罚款;超速50%以上扣6分,并处以1000元的罚款;超速20%以下的可能会被罚款,但不会扣分。
「全国都能开」的智能驾驶,哪些车企也做到了?除了华为之外,还有不少车企以「无图都能开」「全国都能开」的高阶智驾为目标,当中就有小鹏汽车和极越汽车。
极越汽车在百度赋予的AI算法和智能驾驶的积累下,在技术路线选装上与特斯拉更为接近,采用「纯视觉」的感知算法来实现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小通均体验过两个品牌的高阶智能驾驶,在小鹏G6和极越01上均展示出较为出色的实力。
首先在自动泊车和高速路段两个场景下,两个品牌都呈现出比较成熟的能力,基本可以做到「零接管」。其次在城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中,有些细节确实需要优化,比如制动的力度、提醒的频率、跟车距离的调整等等,但总体表现完全可以给合格分。
比如小鹏汽车能一键通勤的「AI代驾」功能;极越汽车再提升「纯视觉」的智驾能力,可以实现跨黄色虚线借用对向车道绕障等功能,从而提高城市日常通勤效率。
可能是高阶智能驾驶这一领域还没有出现「断层第一」的选手,各家企业都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驾驶者的用车痛点,从而快速抢夺这一领域的「第一块蛋糕」。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挫败、错误,但唯有经历这些,企业的发展才能与实际得到真正的融合,让技术才能真正落地。
结合小通的实际体验以及车主的评价,华为ADS 2.0已经支持绝大部分道路的高阶智能驾驶,可用路段高达99%,可以说只要开上道路就可以用智能驾驶来帮忙。不可否认,这样的实力足以证明,华为已经处于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梯队。
今年1月分,AITO问界以32973辆月销量成绩战胜理想,在销量普遍下滑的车市淡季,依然呈现出环比销量上涨的趋势,旗下的问界新M7更是在1月份售出了31253辆。
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智能驾驶渗透率与价格呈反向增长,乘用车市场L2及以上智能驾驶渗透率达42.4%,预计2025年将达70%,并普及到 10-20 万的主流车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