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7 05:27
额温枪(红外线测温仪)针对量测人体额温基准设计,使用非常简单、方便。1秒可准确测温,无镭射点,免除对眼睛之潜在伤害,不需接触人体皮肤,避免交叉感染,一键测温,排查流感。适合家庭用户、宾馆、图书馆、大型企事业单位,也可以用于医院、学校、海关、机场等综合性场所,还可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在诊所使用。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出37.1℃就是发热,37.3_38℃是低烧,38.1_40℃是高烧。40℃ 以上随时有生命危险。
额温枪等手持式体温检测仪属于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正规产品需具备相应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才能上市销售。
目前国内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预计需求约6万台,手持式测温仪预计需求约55万台。若全自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手持式测温仪分别按单价12万元/台、200元/台测算,工信部统计的红外体温检测仪市场需求将达73.1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疫情之前,国内手持红外体温计的产量在20万-30万把之间,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
市场测温设备主要分为两种,即全自动红外式和普通手持式,额温枪属于后者。任何物体在高于绝对零度(-273摄氏度)以上时都会对外发出红外线,而额温枪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
在疫情出现前,测温仪整个产业链尚属于小众领域。为了防控疫情,市场的需求突然爆发,以往的小众需求变为接近全民所需,额温枪脱销。
据研报显示,根据产业链调研情况, 推算国内全年的热堆型传感器需求通常在800万支/年;而2月全国单月需求已达 800万支。
如3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陈志江介绍了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市场监管局查办的一起案件,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每台45元的价格购进另一品牌红外线元的价格对外销售,售价是进价的十倍多。该公司也构成哄抬价格违法行为,为此被罚款50万元。
随着疫情逐渐平稳,额温枪的市场需求、销售价会下降,但目前上游原材料价格仍居高不下。
据研报显示,手持测温仪产品主要由低功耗并带有16bitADC的MCU、高精度非接触红外温度传感器、电源管理模块如DCDC和传输单元如蓝牙等组成,大部分配件均可以实现本土化,而温度传感器要依赖国外进口,目前主流产品基本采用比利时的MLX9064系列产品。
作为额温枪的核心元器件,传感器从研发到量产,周期按年计算。此外,额温枪属于医疗器械产品,还有市场准入门槛。
在国内,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司会做包括准确度等一系列的认证,正常而言,认证周期大概需要一年半,国家在疫情期间开了绿色通道,认证时间可以压缩到两个月。但很多新冒出的传感器可能未做过任何测试,比如拿那些来路不明的芯片直接找封装厂封出来,可能外观一样,信号类似,但很难保证红外测温的精度。
“现在基本上每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个自己要扶持的体温计厂,不管是出于疫情需要还是独立自主可控的需要。就像之前发生的某地抢夺外地口罩事件,大家都担心防疫物资不够。所以每个地方都在上红外体温计。”业内人士说,但是疫情过后,可能这些需求就没有了。此外,一些厂家获得的医疗器械管理机构颁发的生产资质或许可证,其实都是临时的,有效期很短。
疫情拉动上游传感器、主控芯片厂商以及中游的体温计厂家纷纷扩产,疫情退去后,会不会又造成产能过剩?有厂家亦在担忧。
不过,短期而言防控疫情带来的测温设备需求还将持续上涨。按照商业常识来判断,国内紧急需求拉动的痛点还未完全解决,比如面向中小学将来的开学还会有一波供需不平衡的痛点,待这些痛点解决以后,中国逐渐会形成测温产业的规模和产业的协调性。
一、 国内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的标准、规定以及可能得到的政策与资金扶持等)